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六十八章 1916年俄国形势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观摩团的将帅们对新枪的穿甲子弹产生了极大的热情,尽管爱娃·亚当丝小姐声明,这种子弹因为采用了硬化钢芯,工艺上复杂了,成本增加接近一半。但是军方高层的长官还是要求优先生产硬化钢芯弹,甚至有人要求取消普通弹,只生产这种硬化钢芯子弹。这跟一战时期落后的军事思想有关,当时大家都还在追求枪械的超远射程,而忽略了实际上几乎不会出现这么远的交战距离。

不管怎么样,德国军方高层还是高兴地接受了新枪。最初,这款新枪只是替代C96连发手枪,用于近距离提供近距离的持续火力。一个德国步兵班有三个战术小组,每个小组有一人携带C96连发手枪,换装新枪之后,每个步兵班有三把新款连发枪。但是,这款新枪迅速受到士兵们的广泛喜爱,德军把它称为“连发步枪”。一开始,是每个班的班长要求为自己装备这种“连发步枪”,每个步兵班就有了四支“连发步枪”。紧接着,在个别步兵班里出现了装备两支新枪的战术小组,而且士兵们发现新款“连发步枪”的射程完全够用,于是纷纷要求用新款的“连发步枪”换装原来的毛瑟G98步枪。很快,德军步兵班的战术小组就变成了一人持有毛瑟G98步枪,负责远距离精准射击(这个人一般都是小组里枪法最好的),而其他两人都使用新款“连发步枪”。这样一来,德军的十人步兵班,就变成了三人携带毛瑟G98步枪,七人装备“连发步枪”的局面。当敌军进入六七百米距离内时,就进入了德军步兵班每个人的有效射程之内;而敌军发起近距离冲锋时,面临的是超过70%以上的连发火力,德军在步兵火力这一方面,已经远远拉开了与对手的差距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baimabook.net

(>人<;)